2023秋招开始了,我的回答一下子又多了好多赞,受宠若惊,这次就把全文梳理一下把,原回答属于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不太有什么逻辑。在各位学弟学妹往下拉,阅读回答前,我希望大家在看待自己本专业时,不要总站在“国际商务”这个专业的背景下来看待自己,而是将自己看待为一个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大类学生,不要太限制自己在某个狭窄的方向,要去尝试所有可能。
首先需要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谈的“就业”,更多是面向市场的“就业”,而不是考公、某些编制和人才引进等情况,下文会对这些情况做说明。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主要就业方向为:银行、互联网、咨询、打包进四大(除咨询以外)、国企以及其他性质企业的职能岗。接下来对这些大致就业方向会分类讨论,不同方向会标注普通院校国际商务与名校毕业国际商务的就业区别。
为什么这里特地说国企,因为大多数国企都是学历优先于专业,专业沾点边基本上问题不大,尤其是地方国企。
其中咨询岗位和大国企比较看背景,而咨询相较于国企,更看重名校毕业和华丽的实习。咨询不看专业,比较代表性的企业,如麦肯锡、贝恩、波士顿等均需要清北复交履历,四大的咨询近年门槛越来越高,如约翰霍普金斯毕业的经济学硕士在德勤做咨询也是正常的。其他的小咨询公司就没这么卡学校门槛了,比如长城咨询、艾瑞咨询等,有实习可以冲一下。国企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中远海运、厦门建发、浙江物产等,这些企业卡本科985,岗位可以参考贸易业务岗、大宗商品供应链岗、期货业务岗。若想去国企躺平,可以考虑去家乡所在地的国企,是个研究生就行,同样不讨论专业了。
银行分为高门槛和低门槛,211以上可以尝试省分行,并冲击总行;普通院校坐柜台,当客户经理,银行基本不看专业。
互联网公司中,211硕以上,自学R、Python、Sql以及具备统计学知识可以投递商业分析、数据分析(偏业务)、产品经理等岗位;普通院校投递以上岗位需要多段类似的实习冲一冲,但大多数以运营岗为主,比较好的有产品运营和策略运营。以上互联网公司的岗位也不看专业。
其他性质的企业岗位就比较杂了,包括快消的marketing;各种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岗(推荐),如vivo、oppo等公司的采购,大疆或华为的供应链;华为的华为财经、中兴的中兴财经;各销售类岗位。
主要就是以上各种方向的企业,大家是不是觉得看起来还不错?恰恰相反,上面的方向翻译成人话就是,名校毕业随便怎么都行,我们普通院校没有突出的专业背景,稍微专业一点的岗位,公司早就选、统计、税务去了,实际就业市场的专业印象比较惨。所以招聘时允许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投递的岗位,都是目标岗位,广撒网是多数同学的无奈之举。
大家也可以注意到,我没有提及券商什么的岗位,这个其实更面向名校背景的学生,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关系,我就不列出了。大家也别信什么考研培训机构说这个专业进外企容易,这些机构自己做过调研吗?外企并没有这么好进,还是得看英语水平和专业相关度,不是读了一个国际商务就比别人容易的。可以较为明显的看出,国际商务专业对于外企是没有专业加成的。
上文未提到的公务员也是如此。国际商务专业考公、进体质内,亦或者人才引进,没有优势,甚至是劣势,去这些方向以把自己当做经管大类就行了,看看招录单位有没有写了这个专业,如果某些地区的招考专业目录不包含国际商务,那么很不幸,请你去考三不限。原本回答下面有人说,国际商务就业很好,班里众人去了银保监会、税务局...这和国际商务有什么关系,这些考试为导向来决定去向的工作和我们日常讨论的就业其实没什么关系,国际商务是经管类专业,要去继续卷体制内,请大家忘记自己研究生读了什么专业,这是个比较悲哀的点。
上文的内容罗列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能去的岗位...都是不怎么要求专业的岗位。所以不得不说,国际商务专业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专业。因此,经常有考公的学姐天天吐槽国商报的岗位约等于没有,要去内卷三不限岗位,一天微博能发好几条痛斥教育部。这个专业以我接触的样本作为参考,非热门地区的非211、985的普通院校读国际商务多数就业比较难看,普通院校毕业生也正因为就业市场的尴尬,很大一部分选择了进体制内,进各种编制,又是一场场备考(一开始就立志进体制内的同学除外)。头部几所院校,比如上财,外经贸,央财以及排名靠前的985院校进券商也可以,不过这不是我所能接触到的等级。
引用一下身边统计学,进国企or银行的年收入在10w上下(不算隐形福利);互联网运营、产品、商业分析的薪资依次升高,从20w-30w不等(对外经贸的某同学互联网经历充足,进美团商分base 有23k);传统企业如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供应链岗位年收入15w左右;咨询行业缺少熟人,不列出了,但是参考四大咨询,应该是10k一个月。要注意的是,进银行的以柜员为主,资产清算、产品设计业务还是较少的,不要有太多幻想。以上收入均为税前,想了解更多消息可以自己上offershow小程序查询(非广告)。
目前国际商务专业的考研热度越来越高,真是谢谢各考研机构(黄豆流汗),很大一部分人抱着曲线救国学的想法来报考,难度一年比一年高。正因为竞争的变大和就业方向的一般,这个专业性价比越来越低,就业方向上基本上没有较为突出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岗位,哪怕有也需要自己自学,所以这个专业对于很多人来,就是混个毕业。
本科多刷互联网实习或者其他名企实习争取秋招上岸吧,考研太卷了。要考的话一步到位统计、应用统计、都比国际商务好。
所以最后是不建议报考这个太泛的偏向于理论的专业的,毕竟连考公都只能三不限。这个专业我希望大家不要总带着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去找工作,自己喜欢什么岗位,去招聘软件看看什么要求不就知道了?内地的多数商科专业,尤其是国际商务就是没什么专业性,大家要考虑的不是这个专业好不好找工作,而是你们自己能找到什么样的实习,怎么样多刷实习给自己的履历增加亮点。已经是研究生了,不要还像本科一样抱着专业对口的想法。请多维度的思考发展方向。
很多同学们都非常关心主流名校国际商务专硕的就业质量问题,有同学担心国商专业性不强,在和其他经济类硕士相比就业方面会弱势很多,所以我们特地选择了二梯队院校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南开大学国商的实际就业数据来给大家进行细致分析:首先来看一下2019届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就业分析由国经系教师指导的2019届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共24人,主要就业去向为:银行7人,保险机构1人,读博1人,证券交易所1人,会计师事务所1人,其他企业9人,1人即将签约,1人准备赴日本攻博。其中,选择北上广深就业为11人,天津就业为4人(截止到2019年6月13日)读 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银 行天津银行总行四川农信省联社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北京银行天津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保 险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其他企业好未来北方工业隆基泰和置业有限公司航天科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皖江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雅培医疗器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国家电网鲁能集团深圳国能国际商贸有限公司